淮安市漣水縣盱眙縣金湖縣其他地區(qū)無須注冊,完全免費,只要2步,立即發(fā)布信息
首頁 > 淮安文史 > 革命烈士王贊虞、王仲安——一門雙烈士 三代九參軍

革命烈士王贊虞、王仲安——一門雙烈士 三代九參軍

發(fā)布時間: 2025-07-20 10:37  關注度:221評 論  轉 發(fā)  收 藏  打 印
導讀:“王贊虞、王仲安兄弟倆一直是盱眙人的驕傲!表祉艨h委黨史工委辦公室主任何東興介紹道,王贊虞、王仲安分別于1910年、1913年出生于管仲,他們的父親王達才具有民主思想,對兄弟倆寄予厚望,早早便將他們送入學堂,期望他們能為國家和民族貢獻力量。

“一門雙烈士、三代九參軍”,這是盱眙縣王達才一家積極投身革命的真實寫照。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王達才一家三代共九人先后投身革命,其長子王贊虞、次子王仲安分別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血灑疆場。

“王贊虞、王仲安兄弟倆一直是盱眙人的驕傲。”盱眙縣委黨史工委辦公室主任何東興介紹道,王贊虞、王仲安分別于1910年、1913年出生于管仲,他們的父親王達才具有民主思想,對兄弟倆寄予厚望,早早便將他們送入學堂,期望他們能為國家和民族貢獻力量。

20世紀20年代,在鳳陽縣中求學的王贊虞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中共徐海蚌特委所屬的黨組織遭到敵人破壞,王贊虞與另一名共產黨員盧新民一同回到盱眙,于1932年在王曉莊建立了鮑管地區(qū)第一個黨支部——中共王曉莊黨支部,隸屬于中共泗縣委員會。此后,他們通過秘密串聯(lián),組織雇農成立抗債會,要求減免苛捐雜稅;興辦學校,向當?shù)厍嗄晷麄黢R克思主義,組織開展秘密活動,播撒革命火種。然而,受“左”傾路線影響,中共泗縣委員會組織的大莊集農民暴動最終失敗,泗縣各地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王曉莊黨支部也未能幸免,被迫停止活動。

1937年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王贊虞帶著王仲安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他們的積極表現(xiàn)得到了地下黨組織的認可。次年,王贊虞被委任為五河抗日民主政府第一區(qū)區(qū)長。之后,他率領區(qū)隊等抗日武裝與敵人展開頑強斗爭,令敵人聞風喪膽,敵人多次發(fā)動襲擊,均被他沉著指揮區(qū)隊擊退。

1939年,王贊虞正與區(qū)隊干部在五河縣小溪區(qū)開會。因漢奸告密,五河縣日偽軍出動百余人突襲王贊虞。被敵人包圍后,王贊虞沉著冷靜,帶領眾人奮起抵抗。激戰(zhàn)一個多小時后,子彈耗盡,王贊虞毅然決定自己與其他4名同志留下阻擊敵人,掩護其他人突圍。待其他人成功突圍后,王贊虞才帶領4名同志嘗試突圍。然而,由于敵眾我寡,突圍過程中他不幸中彈負傷。此時,敵人的子彈如雨點般射來,最終,擔任阻擊任務的5位同志全部壯烈犧牲。王贊虞身中5彈,左臂被打斷,犧牲在小溪河畔。

王贊虞等遭敵襲擊并壯烈犧牲的消息迅速傳遍小溪區(qū)。王仲安在敵人撤退后,趕到小溪河畔,含淚收殮了王贊虞和其他烈士的遺體。王贊虞犧牲后,淮北蘇皖邊區(qū)政府召開了隆重的追悼大會,自發(fā)送葬的隊伍近兩里路。

兄長的犧牲更加激發(fā)了王仲安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掩埋了兄長的遺體后,他化悲痛為力量,繼續(xù)投身抗日斗爭。在抗日戰(zhàn)爭中,王仲安處處以兄長為榜樣,用兄長的精神激勵自己,與同志們并肩作戰(zhàn),最終迎來了抗戰(zhàn)的偉大勝利。

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黨反動派瘋狂進攻蘇北根據(jù)地。擔任蘇北地區(qū)泗南縣副縣長的王仲安在配合淮北挺進支隊四處尋機打擊敵人時不幸被俘。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他堅貞不屈,始終堅守信仰和原則,最終壯烈犧牲。

王達才一家三代九人投身革命,王贊虞、王仲安兄弟倆更是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永遠銘記在人民心中。

■記 者 徐 薇

聲明:淮安114網(wǎng)(m.svartography.com)所刊載的新聞資訊均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網(wǎng)站,淮安114網(wǎng)不生產、不制造新聞,僅為淮安本地網(wǎng)民提供新聞索引服務。如有侵犯您的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核實情況后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