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非遺鬧元宵
又是一年元宵節(jié),作為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民間有“正月十五大過年”之說,講究“鬧元宵”。元宵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和活動很多,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元宵節(jié)期間,全市各地舉辦多場民俗文化活動,如民俗匯演、非遺知識小課堂、燈游會等,歡慶傳統(tǒng)節(jié)日。據(jù)市文化館非遺創(chuàng)研部主任董小梅介紹,在我市公布的227項市級非遺代表項目中,與元宵節(jié)最有淵源且緊密相關的是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淮安燈謎。此外,舞龍舞獅、宋集跑驢、花船、高蹺、洪澤湖漁鼓、南閘民歌等都與元宵節(jié)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
猜燈謎迎好運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出現(xiàn)在宋朝。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歡迎。
清末民初,淮安地區(qū)出現(xiàn)在全國舉足輕重的燈謎人物,出版的謎著影響至今,組建的謎社陣容強大。1931年上海出版的《文虎半月刊》記載:“清江浦人文薈萃。燈虎之戲,每于春令舉行,如上元、花朝、春社、送春等日,張燈寺觀,光怪陸離,各體俱備。”顧震福是淮安的燈謎大家,一生參加謎社之多,無人能望其項背,因而贏得同道們的廣泛擁戴,有謎界“顧虎頭”之譽。因顧震福的努力,淮安燈謎得以延續(xù)至今。
燈謎活動方式靈活多樣,不斷更新。燈謎早期在個人與個人間進行,一人出謎一人來猜。后來發(fā)展為一人或一個群體出謎,一群人來猜。宋代時發(fā)展為將燈謎作品寫在燈上,供大家來猜射。謎燈的制作有著嚴格的規(guī)范和要求。燈謎猜射方法主要有會意、拆字、借代、通假、頓讀、別解、運典等,最常用的是會意和拆字兩法,是燈謎猜射的兩大法門。
燈謎在淮安民間廣泛流傳,并形成了鮮明的地方特色,像“兩老頭一樣高,光吃飯不上膘”(打一物——筷子)之類的謎語流傳至今。利用淮安方言創(chuàng)作燈謎,也是淮安燈謎的一大特色。如“抱著初生兒”(猜地名——淮陰)這個謎語,謎底就是方言“懷嬰”的諧音。
淮安燈謎的主要傳承人朱墨兮先生,曾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授予“中華十佳燈謎新秀”稱號,獲評20世紀百佳謎人,現(xiàn)為中華燈謎學術委員會常委。主編《文虎摘錦》謎刊,編著出版《趣味謎語》等謎書。在燈謎的傳承和普及方面做了諸多工作。
宋集跑驢笑中祈福
跑驢是一種民間社火舞蹈,廣泛流傳于北方地區(qū)。宋集跑驢主要源于當?shù)厣a生活習俗,根據(jù)當?shù)厝罕娚a生活的場景和情節(jié)進行整理加工而成,伴以群眾創(chuàng)造性的詼諧表演,是春節(jié)、元宵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及廟會時常演的節(jié)目,以此祈求六畜興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在晚清至民國年間盛行于淮陰地區(qū),頗受歡迎。
傳統(tǒng)的跑驢多為一人執(zhí)驢形道具扮騎驢婦女,另一人扮趕驢人的雙人表演。宋集跑驢有別于其他地區(qū)的二人表演,一般由三人或多人組成。三人組合的表演,一般由三名演員分別扮演公公、婆婆和兒媳,故事多發(fā)生在趕集或回娘家的路上,過溝、爬坡、驢驚、搶救等,情節(jié)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宋集跑驢弘揚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撻假丑惡。
宋集跑驢的道具為竹制骨架,外糊紙或布制成驢頭和驢身,因無驢腿,故驢身下面用布圍住。騎驢者多為農村少婦,把道具系在腰間,作騎驢狀,以腰為中心,上身晃動,下身配合著顫抖的小步,模擬驢的跑、顛、跳、踢、驚、犟等動作和神態(tài)。演員上下動作的強弱、大小、高低要相呼應,并與趕驢人相配合。
作為宋集跑驢(淮安市)主要傳承人,王汝乾自幼受家庭熏陶,愛好民間文藝,隨父親學習并掌握了宋集跑驢的技藝和技巧。為提高演唱水平、豐富閱歷,王汝乾還到周邊地區(qū)學習其他民間舞蹈,取長補短,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加以發(fā)揚。王汝乾的舞蹈動作優(yōu)美、演唱口齒清晰、表演風趣幽默,讓宋集跑驢呈現(xiàn)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舞龍舞獅展英姿
龍舞,又稱耍龍燈或舞龍燈,因舞者持形似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龍的道具,穿梭舞動而得名。其在清末民初時傳入淮安地區(qū),目前在我市各縣(區(qū))都有流行,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點。
盱眙地區(qū)龍燈長度為11節(jié)或13節(jié),約10米,表演者為9人、13人或19人。表演時,一人持“龍珠”在前舞蹈,舞龍者在龍頭的帶領下,跟隨“龍珠”變換動作,上下舞動,左右盤旋,表演動作有“二龍戲珠”“雙龍出水”“火龍騰飛”“蟠龍鬧海”等。
金湖縣黎城的龍舞有單龍、雙龍以及龍船混合等模式,主要套路有游龍、拱龍、盤龍、對舞和拜四門等,龍舞動作流暢、舒展、大方,頗具美感。
洪澤湖地區(qū)的漁民,則將龍舞搬上了船頭,在淺水處舞龍,以祈求湖底水龍王的保佑。因龍舞多在船上,囿于場地限制,多為小范圍動作,但是表演夸張,并伴隨捕魚和祈福的動作,具有顯著的地方特色。
舞獅鬧元宵也是淮安地區(qū)常見的民俗活動,其中尤以清江浦的張懷寶家的舞獅最為出名。張家世代居住在里運河北岸,舞獅為家傳有100余年歷史。張懷寶自幼隨父學習舞獅,廣泛汲取了南北獅的技巧、風格,形成了融北獅雍容、南獅威猛風格于一體的張家舞獅。
從20世紀70年代組建舞獅隊以來,懷寶舞獅隊一直活躍于淮安城鄉(xiāng)。其舞獅風格以北獅為主,融武術、舞蹈、雜技于一體,其中尤以梅花樁上站肩、舞獅上壇、獅身旋轉360度、高臺倒立等高難度動作令人叫絕。
搖著花船駛向幸福岸
作為一種模擬水中行船的民間舞蹈,花船舞在水鄉(xiāng)淮安各地都有分布。在洪澤湖地區(qū)相傳的花船舞,是明朝洪武年間的漁民為了紀念劉基修建洪澤湖大堤,每年春節(jié)期間裝扮自家漁船以示慶賀,久而久之演變而成的。
在淮安地區(qū),玩花船可以說得上是過年的標配。鑼鼓一響,人們就會不由自主地從四面八方涌來,花船所到之處,往往被圍得水泄不通;窗驳貐^(qū)的花船骨架周圍圍綴上繪有各式花紋的布裙,船的上面裝飾著紅綢、紙花,有的地方還裝有彩燈、明鏡和其他飾物,顯得艷麗非凡。
花船有單艙和雙艙之分,單艙容一人,雙艙容兩人,表演的多為姑娘或媳婦,亦有其他女性角色,著裝多為紅、綠、黃等艷麗色彩為主的服飾。船內人手拎花船起舞,為減輕手臂負荷,亦可用紅綢帶系在船上進行肩背。船前1個或2個小丑,各持竹竿模擬撐篙行船。船尾1名船夫,不時模擬掌舵的樣子。船兩邊各有1至數(shù)名伴舞者,還有說唱者及伴奏者數(shù)人,曲調多為楊柳青、花鼓調等民間小調,伴奏樂器主要為鼓、鑼、镲、鈸、二胡和笙等。
演出時,撐船人、小丑等插科打諢、打趣逗樂。撐船人躥蹦跳躍,指揮小船時疾時徐,忽左忽右,隨波逐流,闖灘避險,情況危急時鑼鼓大作,險情排除時笙歌嘹亮。情節(jié)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踩高蹺,踩出生活步步高
相傳有一年元宵節(jié),各村藝人聯(lián)合起來要到縣城鬧紅火。知縣老爺知道后,便想借此發(fā)一筆橫財,就下令將四門吊橋吊起,凡入城者要交過橋費,否則不準入城。有位藝人回家后看見墻上掛的長腿白鶴圖受到了啟發(fā),便連夜趕制木棍,在木棍上裝腳踏板,將木棍綁在自己腿上,腳綁在踏板上,趁夜試了一番,越過護城河。正月十五那天,城外的社火隊都依樣綁上高腿,排成隊越過護城河,進了城并鬧了紅火。
淮安各地逢年過節(jié)時,一般會有高蹺表演,其中涇口高蹺被列入市級非遺代表項目。它是清末民初時由一位外號叫“王侉子”的山東人到涇口教書時傳授給涇口東作人的。當?shù)亓鱾髦痪漤樋诹铮骸皼芸冢ㄦ?zhèn))的耙,流均(鎮(zhèn))的刀,東作有一班花鼓蹺”,其影響不但涉及方圓百里,而且遠播高郵、興化、南京、鎮(zhèn)江等地。
新中國成立前,涇口一帶每逢十月初一、十五和五月十八的“都天會”,都要演出花鼓蹺。1945年春,為歡送子弟參軍抗日,在老藝人張承浩的帶領下,花鼓蹺演遍了里下河一帶!拔母铩逼陂g,花鼓蹺被禁演。1983年后,涇口鎮(zhèn)東作村的花鼓蹺又勃然興起,在當年春節(jié)期間,從正月初一一直演到十五,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
花鼓蹺的表演內容多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民間故事。花鼓蹺中的角色均踏在“蹺”上,首先是“頭棍”(黑叫驢)開路,后面緊跟“趕驢人”(當?shù)厝朔Q“吆驢”)“花鼓老頭”“花鼓老婆”等節(jié)目人物。
涇口高蹺根據(jù)腳到地面高度的不同,分為文蹺和武蹺兩種:文蹺善于列隊行進,展示各種奇人怪獸的表演;武蹺則長于武打格斗、翻騰跳躍,給人以奇、秀、險的藝術享受。
■融媒體記者 何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