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不可辜負,一碗熱氣騰騰的面開啟淮安人美好的一天
淮海晚報訊:凌晨5點,天空微微泛白。整座城市還未完全從睡夢中醒來。
褪去白天的浮躁,繁華熱鬧的珠海路靜謐從容,沿街星羅棋布的店鋪里,藏匿著一家黑魚面館。
樸素的店面,看似不起眼,生意卻一直不錯。每天凌晨,整條街上的第一縷煙火氣便從這里蔓延開來……
穿過店堂走進后廚,灶臺上炭火跳躍出閃爍的星光,深口鍋里熬制的黑魚湯上下翻滾著,操作臺前的倪懷軍正忙活著剔除魚湯里的骨頭。隨著陣陣香味襲來,忙碌的一天即將開始。
◎精心熬制的黑魚湯 是一碗面的靈魂
淮安人對面條的熱愛,深到骨髓里。備受歡迎的當屬澆頭面,長魚面、肚絲面、拆骨面、腰花面、蝦仁面……在食客的口中如數(shù)家珍。
倪懷軍家的黑魚面,被很多資深食客圈粉。鮮美滑嫩、濃淡相宜,是對它的評價。
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黑魚面,湯是靈魂。為了追求最純粹的鮮味,倪懷軍曾跑遍淮安大小市場,四處搜尋最適合的黑魚。廣東、浙江、山東的黑魚通通試過,唯有常州的黑魚最適宜;同樣,黑魚的大小也有講究。無數(shù)次的試吃證明,5斤左右的黑魚肉質口感最好。
清晨5點多,當?shù)谝豢|陽光照耀大地,鮮美汁濃的黑魚湯出鍋了。除了甄選食材和用料,倪懷軍在制作上也做足了文章。為了能熬制出濃鮮且富有營養(yǎng)的魚湯,作為掌勺人,每天凌晨3點半,倪懷軍總是第一個到店熬制魚湯,雷打不動。配上蔥、姜、蒜、白蘿卜等各種輔料,跟豬圓骨一起大火熬制近一個小時。
接下來,剔除魚湯里的魚刺,也馬虎不得。
倪懷軍親自“上陣”。一雙長筷,一把漏勺,一把長柄勺、一口深鍋,便是他的裝備。在近40度的灶臺前,滿頭大汗的他小心翼翼地舀著湯,慢慢地倒入漏勺里。濃濃的湯汁順著漏勺上的小洞淌入干凈的鍋里。兩鍋魚湯濾完,倪懷軍又忙著將事前刮好的黑魚片進行簡單處理,依次加入食鹽、蛋清和玉米淀粉,為的是增加魚片的滑嫩度。
隔壁的配菜間里,倪懷軍70歲的母親正忙著清洗、切配十多種時蔬。5點半,隨著店里伙計小劉、小嚴陸續(xù)到來,不一會兒,后廚的操作臺上便整齊地擺放著青菜、山藥、毛豆、紅椒、韭菜苔、香菇、草菇、洋蔥、大蒜等所需時蔬;冷柜里擺滿了分撥好的黑魚片、腰花、蝦仁、拆骨肉、長魚、回鍋肉、肚絲等食材……五顏六色的食材靜靜等待著食客的“臨幸”。這一天,又是新的開始。
◎6點半進入點單高峰期 互用“暗號”省時高效
店內40多平方米,大小放了9張桌子、24張椅子,緊湊而干凈。
上午5點55分,店里迎來當天首位客人,上學途經(jīng)于此的高中生,爺爺陪伴在旁,“老板,來碗黑魚面!”
“滴!”隨著手機支付掃碼聲響起,倪懷軍正式營業(yè)了。
開火、倒油、放料,五顏六色的時蔬在油鍋里翩翩起舞;擱調料、出鍋,倪懷軍動作一氣呵成,色香味俱全的澆頭已炒好。身旁負責下面的小嚴,雖然工作還不到3個月,卻已然掌握了技巧。大火燒水,大灶下面,小嚴熟練地從沸水中撈出面條,大瓢的黑魚湯潑進來,豐潤油亮的黑魚片、紅紅的辣椒、翠綠的菜秧、黑黑的香菇、乳白的山藥,歡快地在奶白色的魚湯中“穿行”。隨后,負責記賬收錢的小劉拿起胡椒瓶撒了撒,一碗香噴噴、熱騰騰的黑魚面就被送到了顧客桌前。
從6點半開始,早餐的小高峰來臨。店堂里坐滿了人,操作臺上的單子也排滿了。到倪懷軍家吃面條,大多人都選擇混搭,如黑魚加回鍋肉、黑魚加長魚等,但黑魚片始終是標配。為了節(jié)省時間,后廚里用起了“暗號”:盤里放根蒜苗表示“面條軟”;放根面條表示“面要多”;放個尖辣椒表示“加辣”。如果點單是“黑魚+”模式,小劉還會將要搭配的食材放入相應的魚片盤里,掌勺的倪懷軍便一目了然,速度自然加快許多。
排風扇“轟轟”地響,鏟勺“咣咣”地擊,鮮美可口的面條一碗碗地送到顧客手中。
◎入口的是美食 入心的是情懷
倪懷軍的店開了快7年了,今年45歲的他干過不少行當:當過兵,修過車,還養(yǎng)過蝎子,最后跟朋友學做了黑魚面。
生意多靠口口相傳,如今進店消費的多半是老客,有的已經(jīng)發(fā)展成多年朋友。忙的時候,點個頭、露個微笑;不忙的時候,一起聊聊天、說會兒話。倪懷軍很享受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工作強度不高,只做上午半天賣百余碗面;時間自由,下午可以休息也可以跟朋友出去玩。對他來說,再適合不過。
新老顧客對面條的認可,是倪懷軍最開心的事。用他們家老客、家住和達雅苑的郭先生的話說,吃面前一定要先喝口魚湯,讓濃鮮的湯汁滑過喉嚨,緩緩流入腸胃,感受你的心、你的胃、你的五臟六腑被熨燙,整個人都舒服了。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這間樸素的店里,有太多的人情故事在上演:有外地人為了吃碗面特意趕過來,想嘗的是美味;有遠行前必來光顧的,吃的是鄉(xiāng)情;也有全家組團來解饞的,吃的是親情……
臨近7點,店里翻桌更快。擦擦汗,倪懷軍揮舞著鏟勺,一碗碗色香味俱全的黑魚面出鍋了,熱騰騰地開啟美好的一天。
■融媒體記者 金義旻 劉志鈞